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

高山景行 心向往之

来源:詹欢欢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1日  浏览次数: 953

打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是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孔子世家》末尾发自内心的感慨,意为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虽然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心中有了为之奋斗的方向。于我而言,去孔庙、孔府、孔林(以下简称“三孔”)游览,是我从五岳之首泰山下来,又遇见的另一种高度。

孔庙的古柏

 全世界有2300多座孔庙,曲阜孔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2500多年前,孔子出生在曲阜,在他死后,鲁国将他3间故宅立为庙,此后历经王朝更迭,孔庙不仅没有湮灭,反而不断扩建、翻新,就如眼前所见,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皇宫样式修建的,整个庙宇气势恢宏,黄瓦红垣,雕梁画栋,碑碣如林,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

 然而,在进入孔庙之后,我却被庭院中的参天古木深深吸引,那一排排、一列列俨然矗立,需要几个成年人才能合抱的千年古柏,见证了两千多年前圣人的诞生,历经沧桑巨变,如今仍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是活的文物。忍不住轻轻抚摸着顽强生存留下的硕大“树瘤”和沟壑纵横的树皮,仿佛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间的隧道,聆听圣人的教诲。“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句古语出自《管子》,其大意是,若为一年谋算,应当种植庄稼;若为十年谋划,应该栽种树木;而若为一生规划,就没有比培养人才更合适的。想象着,在大成门之后的“杏坛”,当年“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北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杏坛说教”的盛景仿佛就在眼前。孔子生前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很多人成为国家栋梁、民族脊梁,孔老夫子当为“树人”的典范。

 瞻仰孔子的庙堂,回顾夫子的一生,打破教育垄断,开创私学先驱,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他就如这参天古木,万古长青,流芳百世,当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

孔府的家风

“衍圣公府”俗称孔府,是孔子嫡系长子孙居住的府第,有“天下第一家”美誉,作为我国古代衙宅合一的管理体系典型代表。孔子嫡孙一向以“礼门义路家规矩”标榜,“戒贪图”、“忠恕堂”等均显示了孔子嫡裔廉政为官、报效家国的家风。

穿过位于孔府前堂的“官衙”,大堂和二堂之间长长的连廊两边各放置红色长凳,可是大有来头。据传,明朝权臣严嵩父子贪腐案发后,严嵩早早来到了孔府,希望孔尚贤能够出面求情,严嵩在那长凳上坐等了一天,孔尚贤始终不予接见,便有了后来几百年来无人敢坐的“冷板凳”之说。孔尚贤袭爵之后,一直秉持立下的志愿“远不负祖训,上不负国恩,下不负所学”,后来颁布了具有纲领性质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鲁壁”如今在孔府中依然可见,那是秦时的孔鲋在“焚书坑儒”的至暗时期,机智地“藏书”于墙壁之中,后投入到抗暴的义举之中,践行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祖训;东汉的孔融与兄长孔褒因“望门投止”的张俭,与母亲上演了“一门争死”义烈壮举,实现了“君子喻于义”的叮嘱。秉承祖训,俨然成为孔氏家族的传统门风。

一代代“衍圣公”已渐行渐远,但绵延千年的孔氏祖训家风依然信步走到了今天,祖训造就了孔氏族人孝悌忠信的传统,也成就了谦恭礼让的儒家风范。回过头来,再看孔府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上面少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此联确实是概括出了千百年来“圣人家”的气派。

孔林的圣墓

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从众弟子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也是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曲阜春秋两祭孔子,古语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在世时,创立了“仁义礼智信忠恕孝”的儒家思想核心体系,丽如日月,朗照百代,自此我华夏智有所发,学有所依,行有法度,命有所归,后代祭祀孔子代表着对古代圣贤生命的再连接、再呼应、再创造。每年的清明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孔子后裔,来到享殿之后的孔林中心——孔子墓祭祀祖灵。可以想象,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在墓前结庐而居,一同守孝,《论语》或许就是在这段时间编撰成书。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受教于孔子,有的学生成长为大儒,比如孟子、朱熹等,更多的学生,如同你我,牢记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感慨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众多游客,尤其是莘莘学子,都在孔子墓前深深鞠上三躬,感念千年之前的孔夫子给后世留下了亘古绵延的文化财富和弥足珍贵的哲学思想。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正所谓,“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追随至圣先师的脚步继续前行,任重道远。  

(作者:詹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