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
云巅的探寻
来源:陆东玲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1日 浏览次数: 1529
清风潇潇,夜空中的繁星被夜幕遮蔽,凌晨的高原上,两道身影借着手电的亮光,踏着月色,从崎岖的山路中归来。这是西藏某地质矿产综合调查项目组成员吴波和他的同伴,他们刚结束了两天的地质填图工作,需要抓紧时间与项目组接应的车辆汇合,尽快赶回项目驻地。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但青藏高原地广人稀,项目组工作区域多为无人区,部分填图区域无法一天穿越,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条该区域的填图路线的往返工作,这就需要技术员在山上住帐篷、赶夜路。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他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态。
这年是吴波走进地质行业的第三个年头,这两天是他来西藏日常野外工作缩影。
早上七点半,吴波和另一个组员到达填图路线的起点,他们两个人今天的工作简单枯燥——沿着既定方向赶路的同时,观察并记录着沿途裸露的基岩和各种地质现象,但这些工作更富有挑战性,因为他们在探索可以打开宝藏的钥匙。在攀爬的过程中,由于高原的缺氧,仅走出十几米,肺里传出的火辣感要求他必须停下休息。从山坡上向远处眺望,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的山脉、深邃的蓝天、碧绿的湖泊和零星的牦牛,那千岩万壑的群山与水天一色的湖水组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但此刻的他未必会有欣赏美景的心情。
经过稍许的休息,他们继续翻过山岭,沿着陡峭的山脊前行,重复着前面的步骤:观察、记录、采样……
当时间来到了午后,他们在灼热的烈日下席地而坐,喘息了几分钟后,从背包中拿出早上项目组后勤人员为他们准备的煮土豆和牦牛肉片,就着保温壶里的温水,一边吃着土豆和牦牛肉片,一边欣赏着远处的风景。在这片一望无垠的无人区里,他们并不会孤独,因为除了依稀可见的牦牛外,他们的背包里还装着一部卫星电话和一部北斗通信安全终端,这些设备可以让他们不定时地与外面的安全保障人员沟通,这是他们的生命保障。
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因为时间紧,工作量大,需要他们在这两天内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不敢耽误时间,他们继续沿着既定的路线探索着……
当西边的天空缓缓地挂起了一轮紫红色饱满而圆润的夕阳,天边的云霞,折射出金黄色的光芒,远处的山峰也披上了艳丽的轻纱。吴波说,看到这柔和的景色,仿佛一下子拂去了他们奔波在外一天的劳累。这时坐落于小溪边的项目临时驻地也清晰可见了。这是项目组的后勤人员雇用骡马驼载相关后勤物资紧急搭建而成,在这简陋的帐篷里,吴波与另外的项目组成员成功汇合,这一瞬间冲淡了许多疲惫,许多烦躁,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吃过晚饭,整理完野外采集的岩石样品,吴波躺在睡袋里。虽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整个人早已处于麻木的状态,但却不能很快入睡。因为他还不适应这干燥、严寒与缺氧的海拔4800m的高原环境。但是他必须要克服这些困难,强迫自己入睡,让疲惫的身躯得到充分的休息,因为明天的工作需要继续。
高原的清晨是被云彩点亮的,晨曦映红远处的山峰,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冷。欣赏着这壮丽的风光,吴波就着山巅的雪水完成了洗漱,刺激的冰冷感给他带来些许清醒。吃完驱寒的热汤泡面,检查核对好背包里的野外工具和安全设备,他和同伴再一次于崇山峻岭间踏出征程,重复着昨天的工作,寻找着更多的宝藏钥匙。
新一天的工作路线需要翻越两个山岭,他和同伴需要穿越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与山外项目组接应的车辆汇合。他们跨越着岩石遍布的山坡,穿过险峻的山口和沟谷,似乎成为了这一片高原的征服者。他们观察记录着基岩的变化,追索着可能指引着矿藏的地质断裂,推测着存在于这片高原上的地质现象。他们以汗水践行着自己的责任,追寻着那些爱岗敬业的前辈们的步伐。
他们在炎炎烈日下采集数据,在淋漓的雷雨中穿梭,在荒无人烟的高原中调查,即便如此,两天的征途,满载而归的路上依然是一张张笑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体现的是一种精神,看到的是一种责任,感动的却是一种付出。如今,毕业工作10年的吴波,有8年驻地在西藏,他早已融入了高原的生活,适应了那里的家常便饭。他常说,奋斗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默默坚守,在我工作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前辈们的倾囊相授使我迅速成长,让我更加成熟稳定,工作上也更加得心应手,即使云巅的野外地质工作是辛苦的,但找矿的征途中透露着无限的欢乐。